上海社区中心治好了沪漂的半岛·bob官方网站精致焦虑症

2024-07-23 05:28:2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对于刚刚登陆上海的年轻人来说,他们往往会带着“这片花花世界有无数打开方式”的预期,琢磨要干点什么,才能无痛融入上海的腔调。但最后却都在社交媒体的引领下,通向了同样的地方——

  “清早在老洋房的露台吃个阳光brunch,中午在静安区的梧桐树下city walk,下午去徐汇滨江撸撸别人家的狗,晚上再找个马路牙子蹲着喝酒。一套流程下来,你只会发现没有消费就没有上海,最后就难免陷入了活着只为装点社交媒体的怪圈里。”

  厌倦了套路化的周末消遣,一群沪漂开始涌入号称拥有“配套”,又被称为“宇宙中心”的上海社区中心,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周末襁褓。

  过去提到社区服务中心,大家能想到的画面,通常是“一个二三十平的房间里,有一个大桌子和两三个小书架,提供热水,仅此而已。”

  但上海的社区中心,则会颠覆你的认知。“这里最基础的设施,有食堂、图书馆,和免费健身馆。稍微大一点的服务中心,还能提供许多让人感觉‘超纲’的服务,比如瑜伽舞蹈室、多媒体室,还有化妆室。”

  沪漂们平时过周末,总是得兜兜转转,citywalk一番才能吃饱喝足,但在社区服务中心里,却能一站式解决全部需求。

  “大家周末去社区中心的标配,是身上背着电脑,怀里抱着床单,兜里塞着需要维修的小家电。看起来像是要去逃荒,其实是准备去社区服务中心的三楼,在那里花十块钱就能洗烘一下床单大件,顺便修一下坏了的物件,然后去一楼吃个饭,再去二楼的免费健身房锻炼一下,心满意足地回家。”

  曾经沪漂去静安区,还是想去上海最繁华的区域消费一波,如今大家锁定的目标,变成了当地的社区中心。

  “相传静安区有上海顶配的社区服务中心。这里不光可以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,还为大家提供公益的心理咨询和技能培训。这里就像是沪漂在上海的体外器官,不管你在外过得好不好,在社区服务中心都能体会到被宠爱的感觉。”

  许多人第一次光顾上海的社区服务中心时,都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紧张感。“这地方有好几层,看起来就和宫殿一样。还好大厅里,大大写着‘为人民群众服务’几个字,不然真会给人一种错觉,以为它是一个豪华私人会所。”

  “在魔都,周末遛娃随便去个地方,都得花三四百块钱。但社区服务中心,却如同一个免费的托儿所,这里不但有针对孩子免费的绘画课程,还有独立的宝宝屋和妈咪小屋,来了后把孩子放进去,父母就能独处放松一会了。”

  一些健身狠人,也是社区服务中心的常客。“外面的健身房,一年的会员费至少一千起步,但社区中心的运动器械可以免费使用半岛·BOB官方网站,或是象征性收费,一小时才六七块钱。因为它过于接地气,毫无滋养消费主义的空间,所以那些游荡在各个健身房、逢人便推销的野生私教,唯一不会涉足的禁地就是这里。”

  “社区中心健身房唯一的缺点,就是没有淋浴房,于是劝退了一部分把健身当时尚单品的精致人士,但对一心只想挥汗如雨的运动党而言,这里就是天堂。”

  沪漂两年的小王,去年自从离职后,就把社区服务中心当作了数字游民的街头基地。“这里的公共空间里,有大桌子、护眼灯,还有价格很便宜的餐吧和咖啡厅。体验感比去wework这样的共享办公室还好。”

  “更重要的是,这里能抚平我在家gap的焦虑感。服务中心里,经常坐着一些正在考研和移动办公的人,你来了后,就会自动融入他们的节奏里,一起学习或工作,开始自我充能。”

  上海的服务中心,就练选址设计也大有来头,“很多都和知名建筑设计所有合作,所以每个区的服务中心,外观都不一样。有的通体纯白,看起来像是美术馆,有的则是异形建筑,颇有几分后现代的底蕴。”

  以及在选址上,这些社区服务中心往往也会依山傍水而建,“比如徐汇那边的服务中心,你坐在食堂里吃饭,一眼就能看到窗外的黄浦江。同样的景观,你得去陆家嘴的高级餐厅才能看到。”

  年轻人对社区中心的刻板印象,还停留在“给老年人修修鞋、补补伞的小站点。跟自己最大的关联,也就是没事去蹭蹭价格便宜的社区食堂”。直到上海社区中心遍地开花后,年轻人才发现社区中心的本体不是站点,而是宫殿。

  “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商场那样,社区中心大多有好几层楼,不仅是讲究的原木风装修,还会设置一些无障碍坡道,你进去后就会感觉立刻被关怀备至。”

  沪漂姑娘方方住在上海长宁区,比起纸醉金迷的上海核心地带静安,方方住的地方略显偏僻。“到了之后才发现,附近方圆三公里连个咖啡馆都没有,点外卖的配送费也三块起步。”

  由于与上海的fancy生活区域距离太过遥远,在不想长途跋涉的周末,方方就把社区中心当成了自己与上海精致生活的缓冲带。“这里不仅有免费的咖啡和热水,还有符合工学的桌椅,提供独处的空间。之前还以为社区中心是什么老年人专属的歇脚处,结果进去后定睛一看,人家连音箱都是马歇尔的。”

  对方方来说,社区中心就像是屹立在上海街头的诺亚方舟,总能在你厌倦了消费主义的虚无后,给你留点对上海真实生活的念头。“社区食堂里只要块钱,就能吃饱一餐饭。别人都在抱怨沪币太贵,殊不知社区食堂里一整条熏鱼,只要六块钱。”

  “此外,上海社区中心的食堂菜品,都是营养师搭配好的套餐,不用担心摄入不均衡。甚至社区食堂的大厨,都是真正的酒店主厨退休下来的。”

  同样爱上打卡社区中心的,还有住在黄埔的沪漂小野。在需要加班的周末,社区中心就是小野的移动wework。据她描述,如今在社区中心里办公的职场精英,比星巴克里的还要多。

  “你去付费的wework,还总是会遇到一些戴着耳机打电话的人,但在社区中心,世界是绝对安静的。因为在这种大家都没花钱的地方办公,没人会好意思大声喧哗。”

  “此外,因为有些社区中心设置的本意并不是让年轻人来这里办公,不少桌椅其实并没有插头。但这反而促成了你的工作效率,必须要在电脑没电前完工。”

 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,一切生活方式的尽头,似乎都不过是通过炫耀性消费来彰显一种优越感。但社区中心却像是外围有一个结界那样,自动把浮华的消费主义过滤掉了。

  在社区中心健身半年多的沪漂蜡笔小星说,能来社区健身房里撸铁的,都是真正的健身王者。“这里不是清一色的昂跑和Lululemon,很多人只是穿着T恤和短裤,结果硬拉的重量比谁都强。”

  虽然社区中心的建设和装修一个比一个卷,甚至有的甚至艺术得像美术馆,但这里却从来不存在任何攀比链。“大家默认来社区中心过周末的,都是厌倦了消费、只想来歇口气的年轻人。无需描眉画眼,大家身上都散发着一种自然的老实感。”

  有人说,如果你去淮海路,那就必然要戴着airpods pro max,穿着萨洛蒙再骑着小布,生怕自己无意间出现在某网红街拍的照片里时,不够精致和炫目。

  但社区中心却让年轻人彻底松弛了。“如果年轻人的要求是放下时尚焦虑,社区中心则是完全没有时尚。因为来的人都是上海爷叔和阿姨,没有人会在社区中心喝咖啡时拿起相机。你当然可以在这里释放精致,只不过是无人在意而已。”

  “这里热腾腾的咖啡永远免费,吃饭也只需要几块钱,还有免费的电源和休息空间。你在这里会感受到一种最原始的本质,那就是只要你有水有电,就可以拥有自己的一个世界。”

  这种久违的安全感,还让年轻人们有了一些松弛的底气,“社区中心是沪漂除了出租屋以外的第二个家,你会有一种合理的猜想,那就是即便有天自己在上海呆不下去了,也可以去社区中心寻求一场短暂的中转。”瑜伽馆哪个部门监管

搜索